3+2本科有哪些学校,成人高考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436
2023 / 12 / 02
统招生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考试标准和程序选拔录取的高校招生方式。在中国,高考是最典型的统招生选拔方式,学生通过参加高考,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录取规定,被高校录取为统招生。计划招生是指高校根据自身教学和发展需要,对于招收的学生数量、专业设置、招生控制分数线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调配,以达到学校发展目标的招生方式。计划招生相对于统招生来说,学校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招生计划的需要,对录取标准、招生政策等进行一定的自主调整。可以说,统招生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招生标准和程序选拔录取,而计划招生是学校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进行招生的方式。
美术基础:高考报志愿中,招生计划专业后面有括号注明(或简章中说明)某专业需要美术基础,构成为专业录取的附属条件。表示该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例如建筑学就要求美术基础。
筛查测试:考生被录取以后,开学报到之后,学校会组织筛查测试,但不是考试。通常名校美术基础筛查测试难度和深度上要大一些,普通院校难度相对低一些。整体而言比艺考的美术考试要低很多。如果筛查不合格,可能会被转专业的。
志愿填报策略:遇到注明美术基础的专业,考生如果之前有参加过素描,绘画,设计,作图方面的基本功培训,那学这个专业没问题;如果考生没有基础,那么高考报志愿后被录取到该专业了,可以临时报个素描速成班,现学巩固一下基础,能够应对筛查测试即可。
一、单独招生:
单独招生简称单招。概括而言,就是高职高专层次的自主招生。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
单招的最大特点是为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单独招生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文化考试,也可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织以职业技能测试为重点的相关考核,并于高考前完成录取工作。单独招生院校生源范围主要应为其所在省区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也可试点招收部分中职毕业生;单独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核定的招生计划总数内,未完成的计划转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时执行。
二、对口升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职专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职校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对口升学计划是属于当年高招计划的一部分,对口升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等职业类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对口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相应专业基础课程。
优势:参加对口升学学习可以说是上了双保险,一是对口高考是职校学生之间的竞争,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对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高,可以满足同学们学习深造的理想。二是即使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可以拿到所学专业的中专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到一手非常实用的技术,学校将以中专毕业生的身份,推荐学生顺利就业。
特点:学生在技校学什么专业,就参加该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对口升学考试,被高校录取后,继续在这个专业学习、深造。
特招生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对具有一定技艺特长,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实行特定的招收政策,特长生可以享受一定范围内的降分招录的待遇。我们常说的“特招生”主要是指院校针对有特长且成绩突出进行的招收类型,通常为了招收这些学生学校会降低对其参加统考的考分要求。
春季招生又叫春季高考。
春季高考是缓解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考。有利于延缓社会就业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春季高考与传统的夏季高考不尽相同,其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生源质量好、学校条件许可,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
其次,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除由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外,凡符合有关规定者均可在夏季高考之外再选择参加春季高考。
意义:
增加春季高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延缓社会就业的压力。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春季高考几年以来,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不足方面:
其一,春季高考是落榜生的机会。随着秋季考试录取率提高,落榜生减少,报考春季高考的学生自然减少。而由于春季高考被打上“落榜生高考”的标签,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参加春考被录取,复读生参加春考往往将其作为“试水”检验复习水平的机会。
其二,春季高考只有普通学校部分专业参与录取。如果名校、热门专业参与眼下的春考,必然造成对秋季高考秩序的严重冲击,一些在秋考中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放弃录取机会,等到春考考好学校、好专业,而没有太强竞争力的学校和专业参与,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其三,春季高考被视为学校在“为改革作贡献”。参加春季高考,不是作为学校选择生源的机会,而被视作一种负担。
有专家指出,所谓多次高考、多次录取,应该是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次同等水平的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同等有效,均可以作为申请入学的成绩;一所学校,可以多次录取学生。这样,每一次高考,才会是每个考生和每所学校共同的机会。眼下的春季高考,不过是秋季高考的补充、拾遗,没有同等的地位。春季高考从热到冷的尝试表明,如果一直维持一次集中高考的权威性,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高考改革,将很难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应试格局。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